8月2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外公布,明确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这意味着,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这份关乎未来中国城市发展路径的纲领性文件正式公布,也为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指明方向。
文件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将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将基本建成。
意见围绕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等七个方面提出重点任务。
《意见》提出要稳妥有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构建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城市体系。
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在培育新动能方面,意见要求因城施策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低空经济,培育消费新场景。
同时要激活城市存量资源潜力,改造利用老旧厂房、低效楼宇、闲置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房屋。
对于民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意见提出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建造、维护、服务水平。
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
意见还强调要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意见》共提出23条具体措施,旨在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
这份文件为未来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方针和实施路径。
文件要求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