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1-7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5783亿元,同比增长34.3%,延续上半年33.3%的高增长态势。
但是,新增土储建面5802万平方米,同比逆势下降1.2%,形成“金额涨、面积跌”的倒挂格局,凸显房企投资高度聚焦核心城市高价地块的战略转向。
数据显示,中海地产、绿城中国、保利发展垄断新增货值、拿地金额、土储建面三榜前三。其中中海以1315.5亿新增货值及658亿拿地金额双料领跑,绿城货值1116亿、拿地602亿紧随其后,保利货值943亿位列第三。十强中仅滨江集团一家民企,以352.6亿拿地额居第八。
值得注意的是,核心地块频现百轮竞价与溢价率飙升。譬如上海虹口北外滩地块经143轮竞价被绿城64.7亿斩获,溢价率46.33%创近年新高。
而深圳前海宅地经158轮鏖战由招商蛇口21.6亿竞得,溢价率86%刷新取消限价后纪录,楼面价达8.4万/㎡。
显然,市场分化持续深化,央国企仍主导土地市场(十强占8席),但民企在杭州、成都等区域市场表现活跃。
城楼网认为,随着城市更新加速,下半年核心城市“断供板块”优质地块入市,预计将进一步强化房企“舍规模、追价值”的投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