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网|9月26日,据克而瑞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商业地产大宗交易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化,具备稳定现金流的公寓资产受到资本青睐,而写字楼市场持续承压。
据统计,2025年前8个月,全国公寓(含保租房)物业大宗成交规模已接近6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其中上海一城成交金额就占了一半左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写字楼大宗交易市场明显降温。今年以来,写字楼相关大宗交易日趋冷清,总体呈现交易规模收缩、活跃度显著下降态势。据克而瑞资管统计,今年一季度办公相关大宗交易成交金额超200亿元,二季度降至约80亿元,三季度前两个月仅有约42亿元,交易活跃度降至近年来的低点。
公寓资产之所以受到投资者青睐,主要在于其稳定的现金流和回报率。随着公募REITs扩容,国内已成功上市6只租赁住房公募REITs,“低价收购-改造升级-退出”模式路径已打通。
国内外资本纷纷布局公寓市场。今年3月,外资私募基金基汇资本子公司与城家共同控制汇城忆家,开展北京市长租公寓开发与运营业务。4月,高瓴资本旗下房地产投资平台计划推出第二支房地产基金,重点布局长租公寓等细分领域。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写字楼市场降温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过去几年写字楼集中交付,当前市场存量较高;二是受经济增速放缓、企业降本增效等因素影响,市场对未来预期较为谨慎,传统写字楼需求受到抑制。
从投资数据看,2025年1-6月,全国办公楼开发投资额和销售额累计值分别为1792亿元和1497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6.8%和4.2%。办公楼新开工面积同比下滑21%,反映出开发商对市场预期悲观。
随着经济复苏与企业信心恢复,写字楼市场有望逐步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