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中国建设报》发布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杰署名文章。他认为,以高质量城市更新为锚,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与行业转型。换句话说,高质量城市更新成房地产“定心丸”,存量提质每年撬动10亿平米需求。
政策定调城市更新核心地位
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及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我国城镇化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要求以高质量城市更新为抓手,推动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构建,同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更新。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求是》刊文强调,城市更新需与“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一体统筹,全链条提升住房安全、舒适、绿色和智慧化水平。
存量替代需求释放万亿空间
当前城镇房地产存量约500亿平方米,按年均2%折旧率测算,每年可释放约10亿平方米更新需求,为市场注入长期动能。
城市更新通过“增量—存量—质量”三量协同,激活老旧小区改造、低效楼宇盘活、基础设施升级等领域投资。据测算,“十五五”期间城市更新总投资将达4.48万亿元,年均近9000亿元,带动建材、智能家居等产业链发展。
行业转型路径明晰
房地产企业需从“规模开发”转向“运营服务”,探索租赁住房、社区服务、智慧运维等多元模式。
政策支持上,多地试点房票制度扩围、REITs融资及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如苏州十全街改造后商户营业额提升超30%,无锡旧厂区转型年税收贡献破1500万元。
8月楼市中,核心城市高端改善项目与学区房仍支撑弱复苏行情。随着金融配套细化及“四好”标准落地,城市更新将持续为市场回稳与行业转型提供支点,回应人民对宜居生活的多元需求。(数据来源:住建部统计、CRIC监测、《中国建设报》)